2018年工业领域关键词:新型工业化
不得不说,工业化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纵观人类发展的历程,工业自动化的变革与发展带动的是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虽说我国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历程仅有几十年的时间,但其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大大超过以往各个时代的总和。从最初步入工业化时代开始,我国的工业发展速度让世界为之一惊,不仅建成了体系完整、产能巨大的工业体系,还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成功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自从我国在十六大上提出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来,新型工业化之路成为继“工业4.0”之后的热门词汇之一。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简而言之即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王新哲提出“新时代工业发展需从五方面发力”,全方位阐述了新时代下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立足五个点,迈向新道路
王新哲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新时代工业发展需从五方面发力》中指出,在全球经济长期低迷、深刻调整情况下,这样的成绩和局面确实值得欣慰和自豪。但是,我国工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着力增强创新发展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金链,协同配合、有序衔接,加快克服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
·要着力深化“两个融合”。一是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突破5G、工业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抢占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二是军民深度融合,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关系未来的核心领域,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着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深化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提升制造业质量标准,促进和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加快技术、装备和产品服务换代升级,形成优质多样化的供给体系。还要推动工业设计产业专业化、聚集化、高端化发展,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设计机构、国际知名的工业设计大师、有世界影响力的设计品牌。
·要着力提升开放合作水平。以开放促发展,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成长壮大,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法宝。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和我国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的战略部署,深化“中国制造2025”国际对接合作,支持企业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全球品牌。
·要着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实现高质量发展,关键在营造有利于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环境。要强化放水养鱼意识,深化“放管服”改革,最大限度降低制造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
回首过往,一项全新的技术诞生,必将引发一个时代的重大变革,比如英国抓住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技术的机遇,率先实现工业化;美国抓住电气技术变革的机遇,实现经济飞跃,成为世界强国。着眼当下,影响工业竞争格局的非信息技术莫属。综上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核心关键在于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等实现产业智能化,做到与时俱进,乃至弯道超车。
发展势头迅猛,关键问题仍在
2017年在我国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效,但其中仍然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想象。最为显而易见的,当属工业整体发展水平的地域分布,由我国东部、中部、西部逐级降低的梯度差距。不难发现,由于地理位置及资源配置等因素的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大多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为此,国家没少在这上面下功夫,通过西气东输、西电东输两大重点工程平衡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平衡,旨在充分利用中西部地区特有的资源加速发展。
不仅如此,产业结构失衡亦是我国目前面临的较大问题之一,例如当下的钢铁、石化、建材等行业的低水平产能过剩,而高端产业发展不够,关键装备、核心零部件和基础软件等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芯片制造产业为例,国产芯片虽已逐渐步入正轨,但原材料依赖进口率高达90%,作为新型工业产业之一,不由得让业内人士为之着急。
新时代下,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真正内涵
新型工业化是建立在我国过去所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而言,其“新”同样体现在与其他较早进入工业化的国家的时代背景不同,包括最早实现工业化的英国和法国,又包括随后实现工业化的美国和德国等,也包括“二战”后才实现工业化的日本和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等。无论从知识、技术、国际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等方面都不尽相同,以国际市场为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速度加快,如欧元统一,北约东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WTO,跨国公司飞速扩张,全球化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单打独斗的策略显得寸步难行。因此,我国在这种新的国际市场环境中推进工业化,必须直面越来越激烈的全球性市场竞争,在全球分工体系中找准自身的定位,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培养核心竞争力,否则将遭国际市场的淘汰。
然而,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给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巨大影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结合越来越广泛、深入,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正在成为全球传统工业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深入应用,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巨大挑战:一个国家越来越难以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优势实现工业化并最终实现现代化。
可喜的是,我国抓住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时间窗口,在工业化和经济追赶上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尚未完成工业化,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仍不够强,多数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仍不够强,整个经济的综合实力仍不够强,需要进一步实现产业价值链升级和竞争力提升。因此,我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目的就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全面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互动、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互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努力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最终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
因此,传统工业应正视自身与其他先进企业的差距,利用高新技术努力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增加传统产品的高科技和高附加值含量,不断使传统产品优化升级,巩固现有的市场份额,扩大新的市场占有率。另外,传统企业还需打破现有的思维方式,冲破体制束缚,深研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适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大潮。同时,要加大产品的创新力度,结合目前的市场需求,摒弃经济效益低、资源浪费高、市场销路不佳的产品,将企业资金注入自主创新研发当中,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方能更好的拥抱新型工业发展之路。